无耳沼兰
Dienia ophrydis (J. Koenig) Ormerod & Seidenf.
≡Epidendrum ophrydis J. Koenig in Retz. Observ. Bot. 6:46. 1791. ≡Malaxis latifolia Sm. in Rees,Cyclop. 22,Malaxis no. 3. 1812;海南植物志 4:207,fig. 1096. 1977;广东植 物志7:455.fig.228.2006.;S.Y.Hu&S.L.Kong in Q.m. Hu & D. L. Wu,Fl. Hong Kong 4:323. 2011.
地生或半附生草本。植株高达60cm。茎肉质,圆柱形,长2-20cm,具数节,包藏于叶鞘之内,在叶枯萎后多少外露。叶通常4-5枚,斜立;叶柄鞘状,长3-7cm,抱茎;叶片斜卵状椭圆形、卵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,长7-25cm,宽2. 5-9cm,基部收窄成柄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。总状花序长5-25cm,具数10朵或更多的花;花苞片狭披针形,多少反折,长0. 2-1. 2cm,在花序基部的较长;花梗连子房长2-4mm;花紫红色至绿黄色,密集,较小;中萼8片狭长圆形,长3-3. 8mm,宽1. 1-1. 4mm,先端钝,侧萼片斜卵形,长2-2. 8mm,宽1. 2-1. 5mm;花瓣条形,长2. 5-3. 4mm,宽0. 6-0. 8mm,先端钝;唇瓣近宽卵形,凹陷,长1. 5-2. 5mm,宽2. 2-2. 7mm,先端骤然收窄,3裂,中裂片狭卵形,长0. 6-1. 2mm,先端钝,侧裂片很短或不甚明显,先端圆钝,唇盘无脊;合蕊柱粗短,长1. 1-1. 4mm。蒴果倒卵状椭圆体形,直立,长6-8mm,宽3-5mm;果梗长2-4mm。花期:花期:5-8月;果期:8-12月。。
产地:东涌、西涌、七娘山 (张寿洲011055) 、大鹏、笔架山 (张寿洲等2203) 、葵涌 (王国栋等7238) 、盐田、三洲田、梅沙尖、梧桐山。生于山坡及山谷林下,海拔100-700m。
分布:福建 (南部) 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 (南部) 。日本、尼泊尔、不丹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4卷 587页
图 667 无耳沼兰 Dienia ophrydis
4826
图 667 无耳沼兰 Dienia ophrydis
1. 植株,示根、茎、叶及总状花序;2. 花;3. 中萼片;4. 侧萼片;5. 花瓣;6. 唇瓣展开;7. 合蕊柱上半部的正面观;8. 花粉块。(李志民绘)
1. 植株,示根、茎、叶及总状花序;2. 花;3. 中萼片;4. 侧萼片;5. 花瓣;6. 唇瓣展开;7. 合蕊柱上半部的正面观;8. 花粉块。(李志民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